地址: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工業園區金川路15號附11號 |
座機:0813-2403562 |
傳真:0813-5804292 |
手機:13909001733 |
手機:18611741760 |
E-mail:yangke@kedajn.com |
橫向發展合同能源管理邁向藍海
《中國節能服務》2013年第三期雜志刊發一篇小文——合同能源管理切入新能源,介紹國內知名的太陽能熱水器領軍企業——日出東方,在太陽能熱水工程的建設或改造初期即引入合同能源管理(EPC)的做法,以及筆者對此的思考。
此消息不僅是EPC走進新能源領域的又一例證,而且還首次涉足民用領域,在筆者以前接觸的各類公司或是節能改造項目中并不多見。這從一個側面再次證明,EPC有著無比巨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個案不能完全說明問題,此處再舉一例,成立于1993年,后于2009年整體變更為股份制法人企業的深圳市鵬桑普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集產品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太陽能熱水系統集成及合同能源管理四大方面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們在營銷上,有相當一部分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展開。
EPC作為一種市場化的節能機制,自上世紀90年代被我國引入后,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在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的大力推動下,在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機構等單位的共同參與下,已被廣泛運用到了工業、建筑等領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如果只把眼光放在節能領域,就會削弱這種市場化機制帶給企業的發展機會,同時也不利于這種機制走向更為廣闊的空間。
筆者在一個環保高峰論壇上,聽到一位環保部的官員講,環保領域也將引入EPC機制,并會考慮相關優惠政策加以推動。其實,部分節能服務公司為拓展市場,在進行節能改造項目的過程中,已融入了脫硫、脫硝以及防控PM2.5等技術。
而在農業領域,我國畜禽養殖所產生的固廢已是工業領域的2.7倍,但就目前情況看,尚少有公司介入到這個領域中來。2013年11月5日,聯合國在北京和柏林同時發布《2013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超過2020年的目標,各國應采取進一步的減排行動,尤其應重視此前未被充分重視的農業減排。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有許多行業的節能以及減排正期待著EPC的腳步,作為一種市場化的機制,正逐漸打破它最初的框框,邁向更為廣闊的領域,這對于EPC在我國的發展,已漸成一種趨勢。
或許有人不認可筆者的觀點,那么就看看EPC的本質特性,由某機構(如節能服務公司)拿出大部分的資金,進行節能改造。如此,為何不能由某機構(如環保公司)拿出大部分資金,進行環保類的減排改造呢?為何不能由某機構(如新能源公司)拿出大部分的資金,進行新能源替代一次能源的改造呢?
這些至少在理論上都是行得通的,而且通過上面所舉的例證,我們便不難發現,環保及新能源領域同樣適用EPC模式,只是目前的規模尚小,未被大家重視,但這種趨勢或將在2014年及以后爆發出來,由此使EPC邁向藍海。